为提升唐山研究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,科技赋能企业降本增效与创新发展,7月29日上午,“基于纳米MSH智能在线自修复技术”科技成果专场对接活动在唐山研究院成功举办。唐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刘宏杰,唐山市工商联副主席马继泉,唐山研究院党委书记、院长王大勇出席,唐山市科技局副局长王妍主持活动。
活动由唐山市科学技术局、唐山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办,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、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、唐山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承办。唐山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、各区县科技管理部门分管负责同志、中科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相关代表、北京交通大学专家教授团队、相关应用场景企业代表80余人参加活动。
北京交通大学常秋英教授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背景、研发历程、技术成果、产品化和研发进程。北京交通大学先进润滑与表界面技术研究所常秋英团队从2002年开始致力于“基于纳米MSH智能在线自修复技术”的研究,产品经过三次技术迭代,完成了从微米级天然材料到全合成纳米材料、再到核壳式智能材料的技术跨越。该技术可以实现装备的“零磨损”,从而大大延长装备的服役周期,同时提高装备使用可靠性,以满足当前智能装备无人操作的迫切要求,同时降低运维成本。智能自修复系列产品已在公交车变速箱、工程车发动机、空间轴承、航空轴承、矿山机械、钢铁机械等设备上进行了应用验证。
爱信(苏州)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、北京瑞科恒能科技有限公司、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进行技术应用分享,讲述智能自修复系列产品在各自产品中应用的具体过程和效果。在对接交流环节,与会人员积极提问、讨论,现场气氛热烈。
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、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。在市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唐山研究院将继续加大力度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,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,帮助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唐山落地转化,积极赋能唐山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建设。